外匯返佣網

您當前的位置:火箭返傭網 > 外匯學習 > 外匯百科 >

外匯百科

波浪理論是什麼意思?

  來源文章:火箭返佣網 點擊次數:

波浪理論(Bandtheory)又稱艾略特波段理論。是由美國證券分析家拉爾夫·納爾遜·艾略特(R.N.Elliott)利用道瓊斯工業指數平均(DowJonesIndustrialAverage,DJIA)作為研究工具,發現不斷變化的股價結構性形態呈現出自然和諧。根據這一發現,艾略特提出了一套相關的市場分析理論,精煉出市場的13種型態或波,但其出現的時間間隔及幅度大小並不一定具有再現性。隨後,他又發現這些結構性型態的圖形可以連接起來形成更大規模的相同型態,提出了一系列權威性的演繹法則用來解釋市場行為,並特別強調波動原理的預測價值。

基本理論

股價的波動與自然中的潮汐現象極為相似,在多頭市況下,每一個高價都會成為後一波的底價;而在空頭市況下,每一個底價都會成為後一波的高價。如果投資者能夠審時度勢,把握股價的波動大勢趨向,就不必過於關注股價的小幅波動而進行頻繁交易,而是可以順勢而為,選擇做多或做空,這樣既能抓住有利時機賺取大錢,又能規避不測之險,及時停損。艾略特的波浪理論為投資者提供了判斷股價波動大勢的有效工具。

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1871-1948)是波浪理論的創始人。他曾經是一位專業的會計師,精通餐飲業和鐵路業,因為中年時染上重病,在1927年退休,並長期住在加州休養。在他康復期間,他發展出了自己的股價波浪理論。顯然,艾略特的波浪理論受到了道氏理論的影響,與道氏理論有許多共同點。道氏理論主要對股市的發展趨勢給出了較完美的定性解釋,而艾略特則在定量分析上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艾略特的大量股市理論論文主要是在1939年發表的,而在1946年,即艾略特去世前兩年,艾略特明確寫下了波浪理論的專著《Nature's Laws—The Secret of the Universe》(自然法則——宇宙的秘密)。這一書名聽起來有些誇大,因為艾略特自認為他的股市理論屬於大自然法則的一部分,這一法則支配著人類所有的活動。儘管如此,我們暫且不考慮這一理論的哲學背景,而將注意力集中在他對股市規律的研究上。

波浪等級劃分

艾略特波浪理論中的基本信條之一是:“時間的長短不會改變波浪的形態,因為市場仍會依照其基本形態發展。波浪在運行過程中可以拉長,也可以縮短,但其根本的形態永遠不變。”根據這一理論,超級循環的波浪與極短期的波浪(例如分時價格走勢)相比,其基本形態依然保持一致,分析方法也大同小異。所不同的只是所涉及的波浪級數不同而已。

在艾略特的波浪理論中,他將股市運動中的波浪等級分為九級,從他當時研究所得到的資料來看,最小至最大的波浪會有不同的名稱。雖然名稱對波浪分析者來說並不重要,通常而言,一個超級循環的波浪可以包含數年甚至數十年的走勢,而微波和最細波則屬於短期波浪,需使用每小時圖表來分析。

波浪的形態

如何劃分上升的五浪與下跌的三浪呢?一般而言,這八個浪各自具有不同的表現和特性:

  1. 第1浪:第1浪是循環的開始,通常出現在空頭市場的反彈和反轉。由於此時買方力量不強,空頭壓力依然存在,因此在第2浪調整回落時,回檔幅度往往很深。

  2. 第2浪:這一浪是下跌浪,市場大多誤認為熊市尚未結束,因此回調幅度較大,幾乎吞噬了第1浪的上漲幅度。

  3. 第3浪:這是最具爆發力的上升浪,漲勢強勁,持續時間和幅度通常最長。這段行情通常出現大幅上漲,並且成交量大幅上升,經常會有突破信號。

  4. 第4浪:第4浪是大幅上升後的調整浪,通常較為複雜,可能出現傾斜三角形等型態,但底點不會低於第1浪的頂點。

  5. 第5浪:第5浪的漲勢通常小於第3浪,且經常出現失敗情況。此時市場情緒樂觀,通常會出現“雞犬升天”的情況。

  6. 第A浪:第A浪通常是下跌,但市場大部分人士仍然認為上升趨勢未逆轉,誤認為是回調。

  7. 第B浪:第B浪是上升行情,通常伴隨較小的成交量,是多頭的逃命線,容易成為“多頭陷阱”。

  8. 第C浪:第C浪是破壞力較強的下跌浪,跌幅大且持續時間長,最終會出現全面性下跌。

結語

從以上描述看來,波浪理論似乎相對簡單且容易運用,實際上,由於每一個上升/下跌的完整過程都包含了八浪循環,大循環中有小循環,小循環中又有更小的循環,使得波浪的劃分變得相當繁雜並且難以把握。再加上推動浪和調整浪中經常出現延伸浪等複雜型態,對波浪的準確劃分也變得更加困難。這兩點使得波浪理論的實際應用變得更加挑戰。

外匯返傭-專業的外匯返傭開戶平台-火箭返傭網外匯EA編程教程――數據類